http://www.mopo8.com/l 真实感受!adidas DAME 3篮球鞋实战心得

    球星签名款来到第三代都会是一个契机,因為第一代算是开端,第二代不论承接的如何,大家都会希望在第三代上看到更棒的延续甚至是大幅度的成长,我想很幸运的近期 NBA 算是慢慢进入世代交替,因此有不少的球星陆续拥有自己的签名鞋款,而这当中两度访台的 Damian Lillard 在自己战靴的形象塑造或是独特性方面都取得很好的进展,至少就我而言,从adidas D illard 1 到adidas DAME 3 甚至是日前曝光疑似 adidas DAME 4的高仿篮球鞋,每双都自成一格却又如此适合 Damian Lillard,成功树立鞋与选手的连结。
        Damian Lillard 今年表现因為受伤有点闷,不过每次出赛并没有因此抹灭他在场上的存在感,这也是 DAME 3 给我的感觉,不可否认球星光环很多时候為鞋子添了几分魅力,adidas DAME 3 莆田鞋却是属於那种你拿给身边不懂篮球或是 NBA 的朋友也会觉得特别的一双鞋款,具备这样的设计基础又拥有相当质量的球场表现,这篇就是希望跟大家分享鞋评还有与它相处一些时日的发现,如果近日有购鞋需求可以做参考,主要实测鞋款是我的 Rip City 还有同事的 On Tour 版本,其它配色感谢 adidas 出借拍照,各位入手前可以参考。
        现在真的很难用位置去界定一双鞋子究竟适不适合自己,除了篮球打法改变,鞋子整体性能的提升也是主因,参加了两次adidas DAME 3 的体验活动后,也的确有各种打法、体型的朋友给出不错评价,在时穿过一段时日后我归纳了自身的感受,以下的想法或是就是带来这样评价的原因,但如果要先简单做个总结,我感受到adidas DAME 3 拥有很稳定均衡的中底,依此為基础发展出了这双鞋的个性。
        adidas DAME 3 鞋舌还有鞋带孔结构勾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感,当初曝光时还引起眾人的揣测是否会有影响双脚的情况,但这部分后来反而几乎没有听到任何负面意见,特别是鞋舌穿在脚上不论是外型或是灵活度其实都恰如其分扮演著它的角色,跟鞋友讨论过,不会有异物感可能是鞋舌跟脚掌弯曲方向平行的沟槽带来的效果,让小腿弯曲时鞋舌可以贴合改变方向,其实后来我已经搞不太清楚在鞋子上所谓的 TechFit 内靴该如何去定义,能够告诉各位的就是只要脚背不要太高,那麼adidas DAME 3 高仿鞋的厚实填充配上篮球袜应该可以提供大多数人水準以上的包覆,如果你的要求更高一些也不必急著按上一页,下一段或许就有解答。
QQ截图20161203105517.jpg
        鞋带孔配置的方式则带来传统但是有效的固定方式,虽然需要一点耐性,但很推荐各位把双脚穿进adidas DAME 3 后再进行绑鞋带并调整的动作,这样能够很确实的知道双脚在鞋子中需要被固定的角度还有位置,这也是有些人好奇在原厂设定状态下adidas DAME 3 鞋带绑好后剩下的长度稍多的原因,才有办法提供更多元的绑法调整,个人使用品牌出场的设定就已经很牢固,因此在尝试比较紧的绑法觉得脚背有些压迫后还是改回原先的形式,个人并没有很严重的两脚尺寸不同的问题,但的确有朋友被相关课题困扰著,虽然没有直接证明,不过理论上 DAME 3 的鞋带设计应该能够為这样的情形带来一些改善才是。
        BOUNCE 中底这次用得很直接,也决定了adidas DAME 3 的个性,我在这就不说 BOUNCE 的好,直接跟各位聊聊穿起来的感觉,究竟合不合你们的胃口可以自行评估,或是直接去试穿是最準确的。穿进去在静止状态下会觉得前脚掌没有前两代来得贴地,不过在这样的取捨下换来了前面所提的各个位置的好评,因為反应稍稍减少的状况是建立在冲击吸收能力的提升,而且实际上前脚掌场地感还是具备一定水準,我本身认為在这样的价格带 (定价:NT$3,690) 有这样的脚感实在是没有甚麼好苛求,而且实际打球的感受还要更棒,原因就在於静止时脚掌跟 BOUNCE 间还有鞋垫,各位有机会不妨掀开鞋垫就能直接用手接触到 BOUNCE,相信很多人都会惊讶地发现 BOUNCE 是个比你想像中效能更好的素材,只是碍於稳定度等因素必须用相对较硬的中底材质包覆,一旦实战就会发现它的好,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可挑剔的地方,跟高仿阿迪达斯品牌的王牌 BOOST 比起来溃缩后的回弹反应虽然也很快,但还是会感觉到程度与速度都还是稍弱,另外就是像 BOUNCE 这样的发泡材质会随著使用时间而慢慢疲乏,不过可以分享的是,不论打球或是走路,adidas DAME 3 Rip City 入手这麼久我每周至少都会穿一次打球或上班,目前还没有显著地感受到有什麼改变,当然这不是什麼非常高频率的使用,不过应该不失為一个参考,至少是我真实的亲身经歷。
        相对於中底来说,其实在看到刻痕时就能大概想像这不是一双抓地力怪兽,因為外底线条偏向单纯直线与横线,欠缺了某些特定方向所需的阻力,然而实际穿上场时倒是比想像的好,要大致形容的话就是不会滑,但也不会黏住地面,其实想一想对於 Damian Lillard 的打法有很高的刁钻成分,如此的抓地力调校也许更刚好,一般人如果对抓地力很要求的话可能要注意一下,特别是侧向的急停,个人觉得如果能够搭配外突的大底似乎会更棒,目前整体设计还有形状在煞车的最后似乎还会需要一个支持身体的基础点,adidas DAME 3 精仿鞋圆润外型稍微欠缺了这样的协助。另一方面,急停跳投或是后撤步时会用到的前后方向煞车,前面所提的纹路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因為整体的稳定度很均衡的缘故,adidas DAME 3 在做出来类似图中的前后急停姿势时,会感受到相对其它鞋款更安心的感觉,如果要给adidas DAME 3 的抓地力评价我会给正面分数,不过不会是近年 adidas 最出色的前三名。
        adidas DAME 3 鞋面的包覆性舒适度很好,不过為了要提供足够的保护,整体的强韧考量会在弯折时有些许顶脚的感觉,打球时个人认為不会构成问题,就看每个人对这个状况的接受度。同样是弯折,BOUNCE 中底在这边就显得有些吃亏,厚实的素材在切入或是做试探步时会很明显感受到必须要用力才能弯折的情形,跟前面所提的反应性问题同样来自 BOUNCE 的厚度,这个状况并不会造成非常大的穿著影响,但还是希望adidas DAME 4 能有所进步,相信会带来更好的穿著感受。各位有兴趣入手的朋友,不妨关注mopo1688微信号公布的具体价格喔!
http://www.mopo8.com/lanqiu/414.html

留言